江西尋烏縣分體空調智能化改造
時間: 2025-07-22瀏覽次數:
項目背景:老舊辦公樓的空調治理困境
尋烏縣政府辦公樓位于縣城行政中心九樓,作為全縣核心政務樞紐,建筑總面積 1.2 萬平方米,配備壁掛式分體空調 217 臺、柜式分體空調 83 臺,
尋烏縣政府辦公樓位于縣城行政中心九樓,作為全縣核心政務樞紐,建筑總面積 1.2 萬平方米,配備壁掛式分體空調 217 臺、柜式分體空調 83 臺,覆蓋辦公區(qū)、會議室、接待室等功能區(qū)域。由于設備老化(平均使用年限 8.6 年)、控制分散,長期存在三大管理痛點:
-
能耗浪費突出
改造前,辦公樓夏季月均空調電費達 5.8 萬元,其中非辦公時段(如周末、夜間)空轉能耗占比超 35%。以 3 樓綜合會議室為例,2 臺 3 匹柜機在會議結束后常因忘記關機導致日均空轉 4 小時,每月額外產生電費約 420 元。
-
運維響應滯后
人工巡檢周期長達 3 天,故障響應時間平均超過 24 小時。2023 年 5 月,5 樓財務室空調因壓縮機故障停機,因未及時發(fā)現導致室內溫度升至 32℃,影響財務數據錄入效率。
-
環(huán)境調控粗放
依賴人工設定溫度,導致樓層間溫差顯著。實測顯示,2 樓走廊與 4 樓辦公室夏季溫差達 3.5℃,部分朝北辦公室冬季室溫僅 12℃,嚴重影響辦公體驗。
在此背景下,尋烏縣以《美麗尋烏建設行動實施方案(2022-2025 年)》為指導,將政府辦公樓列為首批智能化改造試點,引入廣州派谷 AC360 分體空調智能控制器,構建遠程集中控制系統。
針對政府辦公樓特點,AC360 系統形成 "終端 - 網絡 - 平臺" 三層架構:
-
終端層:全類型設備兼容
-
壁掛式空調:部署 AC360S 型號,集成紅外學習模塊,成功解析辦公樓內格力、美的等品牌 23 種遙控器協議,實現 100% 指令匹配。外掛高精度溫度傳感器(±0.3℃精度),實時監(jiān)測環(huán)境數據。
-
柜式空調:采用 AC360 工業(yè)版 380V,配置大功率交流接觸器,直接控制 380V 電源,支持最大 5kW 負載。內置電能管理模塊,可實時監(jiān)測電流、電壓等 12 項用電參數,精準識別壓縮機異常工況。
-
網絡層:抗干擾通信保障
-
混合組網方案:針對辦公樓鋼筋混凝土結構導致的信號衰減,采用 "LoRa 無線 + 4G 備份" 模式。在頂樓部署 2 臺 LoRa 網關,實現樓內全覆蓋;同時通過 4G DTU 模塊接入阿里云平臺,確保網絡中斷時數據緩存與恢復。
-
抗干擾設計:采用擴頻通信技術(433MHz 頻段),有效規(guī)避辦公區(qū)無線設備干擾,通信成功率達 99.8%。
-
平臺層:智能策略與可視化管理
-
集中管控系統:通過派谷云平臺實現設備分組管理,可按樓層、科室、設備類型進行批量控制。管理員通過 PC 端或小程序,可實時查看每臺空調的運行狀態(tài)(如溫度、風速、耗電量),遠程調整參數。
-
智能控制策略:
-
節(jié)能模式:根據辦公樓作息時間(工作日 8:00-18:00),自動開啟 / 關閉空調。非辦公時段,系統自動切換至 "待機模式",僅保留基礎監(jiān)測功能,預計降低無效能耗 40%。
-
環(huán)境聯動:在會議室等人員密集區(qū)域,自動切換通風模式,確保空氣質量達標。
-
預警機制:當檢測到壓縮機電流異常,系統 10 秒內推送告警信息至運維人員手機,并自動關停設備防止故障擴大。
項目實施分三階段推進,全程歷時 6 個月:
-
試點驗證與協議破解(2023 年 10-11 月)
-
選擇 5 樓政務科、6 樓會議室作為試點,改造空調 45 臺。針對 2015 年購置的柜機空調,技術團隊通過 AC360 的紅外學習功能,耗時 72 小時完成 23 組指令的捕捉與解析,最終實現開關機、溫度調節(jié)等基礎功能控制成功率 100%。
-
全面部署與施工創(chuàng)新(2023 年 12 月 - 2024 年 3 月)
-
采用 "POE 供電 + 單網線傳輸" 技術,在不破壞原有裝修的前提下,通過單根網線實現控制器供電與數據傳輸,減少布線成本 35%。針對老舊墻體打孔困難問題,使用磁吸式安裝支架,施工效率提升 50%。
-
建立 "施工 - 測試 - 驗收" 三級質量管控體系,每臺設備安裝后均進行通信測試(成功率≥99%)、指令驗證(10 次連續(xù)控制無失誤)、能耗監(jiān)測(對比改造前后數據),確保工程質量。
-
系統融合與優(yōu)化提升(2024 年 4 月至今)
-
接入縣智慧城市平臺,實現與照明、電梯系統的聯動。例如,當檢測到某樓層人員密度低于 1 人 / 10㎡時,自動調低空調功率并關閉部分走廊照明,預計綜合節(jié)能率提升 12%。
-
開發(fā)簡易版操作手冊,通過短視頻教程、現場實操培訓等方式,覆蓋管理人員 50 余人次,使非技術人員也能熟練使用平臺。

-
經濟效益顯著
-
能耗成本下降:改造后,辦公樓夏季月均空調電費降至 3.9 萬元,節(jié)能率達 32.8%。以單臺 3 匹柜機為例,日均運行時長從 10 小時縮短至 6.5 小時。按全部 300 臺設備測算。
-
運維成本降低:故障響應時間從 24 小時縮短至 2 小時內,人工巡檢工作量減少 70%,年節(jié)約運維費用約 6.3 萬元。
-
管理效能躍升
-
環(huán)境質量優(yōu)化:樓層間溫差控制在 ±1℃以內,會議室、辦公室夏季室溫穩(wěn)定在 24-26℃,冬季 18-20℃,員工滿意度提升 22 個百分點。
-
決策數據支撐:通過平臺數據分析,發(fā)現 2 樓檔案室因設備老化導致能效比(EER)低于 2.8,針對性制定設備更新計劃,預計改造后能效提升 30%。
-
示范引領效應
-
項目入選贛州市公共機構節(jié)能示范案例,吸引于都、安遠等兄弟縣考察學習 8 批次,推動 AC360 在贛南地區(qū)政務系統的應用推廣。
-
作為 "雙碳" 目標實踐樣本,項目經驗被納入《尋烏縣碳達峰實施方案》,為同類公共建筑改造提供標準化參考。

-
技術迭代升級
-
引入 AI 預測算法,基于歷史數據(如天氣、會議安排、人員密度)建立能耗模型,提前 30 分鐘自動調整空調運行參數。例如,在大型會議召開前,系統可預判室內負荷,動態(tài)分配冷量,預計再降低能耗 8%。
-
探索邊緣計算應用,在辦公樓部署邊緣服務器,實現本地數據處理與策略執(zhí)行,將控制延遲從 2 秒縮短至 0.8 秒,提升系統響應速度。
-
場景拓展創(chuàng)新
-
向能源管理延伸,整合空調用電與屋頂光伏數據,構建 "自發(fā)自用、余電上網" 的綠色用能模式。計劃在 2025 年前完成辦公樓光伏覆蓋,預計實現空調用電自給率 40%。
-
開發(fā) "能耗定額管理" 功能,按科室面積分配電量額度,超額自動斷電,倒逼節(jié)能意識提升。試點顯示,5 樓科室通過優(yōu)化使用習慣,單月用電量降低 15%。
-
標準體系建設
-
參與制定《江西省分體空調智能控制系統技術規(guī)范》,推動 AC360 在政府機構的標準化應用。規(guī)范擬明確設備兼容性(支持≥95% 主流品牌)、通信穩(wěn)定性(中斷恢復時間≤30 秒)等核心指標。
-
建立空調健康度評估體系,通過振動傳感器監(jiān)測壓縮機運行狀態(tài),結合歷史故障數據,實現預防性維護,預計設備壽命延長 20%。
尋烏縣政府辦公樓的實踐表明,廣州派谷 AC360 為老舊公共建筑的空調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。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與管理優(yōu)化,不僅破解了能耗高、運維難、調控粗的管理困境,更構建了 "精準感知、智能決策、高效執(zhí)行" 的智慧用能新范式。隨著物聯網、AI 等技術的深度融合,分體空調的智能管理將向更高水平邁進,為實現 "雙碳" 目標貢獻更大力量。